2025年2月19-21日,中国国际化妆品、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原料展览会(PCHi2025)及PCHi2025行业年度大会在广州盛大举行。作为全球化妆品原料与技术的风向标,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800+家原料企业参展,30000+名专业观众到场,共同探讨行业前沿趋势与创新技术。《中国化妆品》杂志观察到,近年来激烈的化妆品“原料大战”已经俨然升级,其中AI深度赋能、“肌肤长寿”热门功效成分开发、ESG绿色可持续发展、植物提取、跨学科融合创新五大发展趋势尤为显著。
PCHi2025设置了多场AI主题的论坛与研讨,这是数字AI&检测技术研讨区
AI技术在原料研发领域的应用,正掀起一场智能化革命,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越来越多的原料企业看到AI在提升研发效率、挖掘新原料潜力方面的巨大价值,纷纷投身其中。
2024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拜尔斯道夫德国总部申报的化妆品新原料异丁酰胺基噻唑基间苯二酚(Thiamidol630)注册申请。Thiamidol630成为自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首个注册成功的新原料,引发广泛关注。
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Thiamidol630研发之路上,AI技术的应用成为关键。据悉,拜尔斯道夫结合AI计算机技术,从5万多种化学成分中筛选出美白成分异丁酰胺基噻唑基间苯二酚,通过建立算法模型模拟人类酪氨酸酶的作用,极大程度抑制皮肤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酪氨酸酶的活性,其效力远超传统美白成分。
原料巨头路博润全球首席执行官Rebecca Liebert女士介绍,路博润已布局三个AI平台,涵盖市场洞察到产品研发及测评,可实现深度剖析市场竞争格局,把握未来趋势;追踪热门成分的市场动态,覆盖全品类应用于功效宣称;独特量化产品性能,进行创新评估。昱松生物也打造了先进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可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从蛋白质元件的精心设计到生物体的系统性工程编辑。
AI技术的介入,让原料研发从传统的经验试错模式迈向精准高效的智能时代。它能够快速分析海量数据,预测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同时,通过对消费者肌肤数据和需求偏好的分析,AI还能助力企业开发出更贴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在美白、抗衰、保湿等方面的独特诉求。可以预见,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原料研发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成为美妆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在消费者对肌肤健康和衰老问题日益关注的当下,抗衰原料成为美妆原料市场的热门焦点。从老牌企业到新兴力量,都在抗衰原料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求推出更具创新性和针对性的产品。
特种化学品公司亚什兰携天然创新解决方案亮相PCHi2025,全球首发Collapeptyl™超分子结构胶原蛋白肽复合物。这款原料实现了亚什兰第三代仿生肽技术+分子矢量化渗透系统的双重突破,采用独创的2HP™分子建模技术,将水解透明质酸钠、三肽-1与六肽-9进行3D构型建模,形成稳定率极高的“胶原再生引擎”,实现30分钟瞬现“水光肌”,4小时淡化表情纹。据悉,该原料易于生物降解,实现了99.7%的天然来源且不含防腐剂。无论是此次创新性原料的全球首发地点设置在中国,还是“In China For China”的持续性战略举措,都表现出亚什兰对中国抗衰老市场的看重。目前,该款原料产品已在亚什兰生物功能性生产基地南京工厂正式投产。
广州彗柏研究院从线粒体护肤方向找到了“肌肤长寿”的细胞能量路径,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开发的线粒体能量护肤研发平台HauteVitalin®Platform,基于细胞生物能量学及皮肤长寿科学进行系统性研究和产品布局,面向科学护肤全场景,已经针对性开发出了一系列产品,如针对炎性损伤修护的修粒因®MitoRestaurin®,针对抗衰紧致保湿的维粒因®MitoVitalin®,针对长寿紧致焕亮的寿粒因™MitoSirtivity™。其中,修粒因®MitoRestaurin®曾于法国巴黎斩获2024年国际化妆品创新匹亚大赛INPD国际创新原料奖章。据彗柏研究院创始人、法国萨克雷大学卢云宇博士介绍,目前彗柏研究院已经携手业内头部一站式功效原料解决方案服务商——广州佰斯特,开展了基于差异化靶点通路模型的原料组合及协同增效解决方案的定制开发服务,提供从行业咨询、品类分析、方案输出、原料定制、模型测试、安全性评价、科学传播、专家背书、专利及论文共创等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肽源生物展示的PholyReC®光修复酶在抗衰方面也展现出独特优势。它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从远古古菌嗜热栖热菌中提取光裂合酶,这是一种高效、专一的修复细胞内DNA损伤的酶,能够减少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s),修复光损伤,逆转光老化,实现 “越晒越修复”的效果。该研究成果不仅荣获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还获得了2024年国际化妆品创新匹亚大赛INPD国际创新原料奖章,并已通过细胞、动物及人体功效三重验证,被证明能够有效修复紫外线引起的细胞内DNA损伤,减少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并抑制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改善光老化、皮肤松弛、皱纹和色素沉着等皮肤问题,为抗衰原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北京尚捷优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多项独家专利,以开发国家级化妆品新原料为主的科技型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布局清晰,主要涵盖:国家级化妆品新原料、优势植物提取物、特色海洋藻类衍生原料、科技超能改性原料及全案定制化服。本次展会它们进行了多款科技赋能型原料的重磅首发,如国家级化妆品新原料-安色系列高分子着色剂、HyperMolx™超环体、HitecomX™脂质体、“古方今用”优势植物提取物,公司研发专家还为大家深度解密超分子黑科技的奥秘,极具前瞻性的研发视角和科研实力获得众多行业同仁和专业观众的赞许与认可。
抗衰原料的创新发展,反映了消费者对保持年轻肌肤的迫切渴望。从表皮到真皮,从细胞层面到整体肌肤状态的改善,抗衰原料的研发正朝着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迈进。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抗衰原料有望在延缓肌肤衰老、修复肌肤损伤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显著的肌肤改善效果。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可持续发展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成为原料大战的重要砝码。PCHi2025上,企业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到产品包装,都在践行绿色理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法国特种化学品公司嘉法狮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嘉法狮个护中国区商务经理沈玲华在《中国化妆品》杂志采访时介绍,其新品选用通常被废弃的沙棘叶作为原料,通过“upcycle”理念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了废弃产品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利用同一种沙棘植物,通过不同的提取工艺,开发出一款油溶性和一款水溶性产品,充分挖掘了沙棘植物各个部位的功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嘉法狮还将可持续发展策略贯穿于企业整体运营中,展现了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和突出理念。
拥有150年历史的毕克化学携全球Ecovadis金牌认证原料矩阵参展,并推出CircularBeauty循环美力计划。通过制定行业气候保护标准,早在2011年业内首推TÜV生命周期评估,使单个产品制造耗能及温室气体排放量透明化。在展会上,毕克化学通过多种互动体验,如体感剧场展示纯净美妆增稠剂配方,原料盲测对比天然与传统成分肤感,碳足迹追踪展示绿色成分碳排放量,让绿色环保理念可感可知。
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担当,更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当下更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美妆原料行业的基本准则,推动行业向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PCHi2025芳典奖获奖名单中,保湿金奖产品Ichimaru Pharcostui推出的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花提取物、美白提亮金奖产品德之馨(中国)推出的著草焕亮精粹、舒敏祛痘银奖产品浙江中科中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angola™-秦艽抗敏原液等,这些都是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用于化妆品原料。可以说,植物提取在美妆原料领域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专注中国特色植物原料开发与应用的上海伽誉,在此次PCHi上展示了其专利研发生产的植物纳米囊泡(PDNVs)系列产品。据上海伽誉总经理项光刚介绍,PDNVs是经植物组织破碎、物理提取得到的纳米级囊泡,粒径30-200nm,由磷脂双分子层包裹,含核酸、蛋白质等多种成分,无自我复制能力。其制备技术源于201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相关成果。上海伽誉研发的PDNVs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更易吸收,透皮促渗能力强,基于多种透皮吸收理论,能高效传递活性成分;二是更新鲜,能长效稳定保存活性物质;三是更安全,纯物理提取,无有机溶剂残留,减少过敏刺激风险。这是将生物医学领域的成果跨界应用于美妆原料的典型案例,为植物原料在美妆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新的范例。
上海珈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在展会期间全球首发的新成分修妍因™(Erythcalm™SC)引发关注。它提取三白草为核心成分,是一款可快速缓解皮肤泛红,兼具皮肤屏障修护、提亮肤色的天然活性原料。珈凯生物副总裁、中国营销中心总经理寻伟在接受《中国化妆品》杂志采访时表示:“珈凯生物精耕于植提、发酵与合成领域,专注于化妆品功效原料研发及生产,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这与行业部分公司的模式有较大不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服务能力是我们的强项。当前,国内企业功效型原料研发和国际巨头的差距正在缩小,我认为这个是势在必行的。珈凯生物多年来重投研发,此次展会我们希望把多年来的创新成果能够更直观地传递给下游客户,为客户赋能。”
杭州佳嘉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天然彩色植物油产品系列,采用独家生物合成技术,将植物与植物油脂混合,并添加多元酶系(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处理,再通过分离、纯化等步骤获得。不仅具有显著的护肤功效,还符合当下消费者对天然、绿色美妆产品的需求,为植物提取在美妆原料中的应用开拓了新的方向。
专注于超分子技术的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团队携一系列全新升级版原料金耳凝萃、SHINE+苦咖啡、白柠姜素、护氧双因等年度重磅新品及其创新应用配方亮相PCHi2025,还展出了多款独特性的超分子系列原料与配方应用产品,收获了来自客户及各地观展嘉宾的广泛认可。其自主研发的化妆品新原料「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子实体提取物」成功备案,杉海创新优化传统技术对该款原料进行“加码”,将金耳进行萃取,获得更高含量的多糖成分,保湿锁水性能优越,还能够促进蛋白再生,抵御氧化、预防肌肤衰老。杉海创新创始人、哈工大(深圳)教授张嘉恒更在化妆品研发配方论坛带来演讲“超分子杉海晶™加速新原料开发与备案,强化品牌原料壁垒”,为品牌破卷提出原料应用新方案。
植物提取原料凭借其天然、温和、安全的特性,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对植物提取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先进的提取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植物中的有效成分,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植物提取技术有望在创新提取方法、拓展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美妆原料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天然的选择。
医学、药学、化学等多学科的跨界融合,为美妆原料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美妆原料行业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一特点在今年的展会上表现尤为突出,许多企业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挖掘新的原料和技术,推动美妆原料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5号馆,香精香料与化妆品活性成分公司奇华顿全球研发总裁Romain Reynaud和首席科学家Daniel Auriol共同发布了奇华顿最新科研成果,展示近两年的学术亮点和突破——包括基于生物催化技术的全新美白新分子、皮肤早衰的创新靶点研究以及神经美容科学。同时,包含奇华顿21篇重磅学术成果在内的期刊《Scientific Review》也重磅发布。Daniel Auriol对《中国化妆品》杂志表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研究中,我就看到有人提到过神经美容学相关话题,它其实并不新鲜。然而科学是不断在进步的,同样的话题在不同阶段我们看待它的角度会不一样,研究的深度也会不一样。”基于30多年神经学研究成果和在英国专门研究团队的努力,奇华顿用科学方法测量护肤品对情绪和情感的调节作用,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他表示,中国化妆品市场呈现高度活跃的创新态势,奇华顿始终以领先科研为基石,通过精准技术和开放协同创新来定义行业标杆。
润辉生物技术(威海)有限公司展示了润辉透美诺™新一代绿色智能皮肤渗透技术,其研发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专家基于诺贝尔奖技术原理,创新性搭建“TouMeiKey™融合分子透美术”“TouMeiKey™活性物质植物囊泡包埋技术”“TouMeiKey™皮肤渗透肽偶联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体系,行业首创的绿色智能皮肤渗透技术平台。润辉生物董事长姬胜利表示:“润辉生物是国内第一个提出融合分子在化妆品中应用的,即通过将不同功能分子(如多肽、蛋白质、脂质、多糖等)结合或修饰,形成具有多重功效的新型分子,以提升化妆品的性能和效果。这种技术结合了生物技术、化学合成和材料科学的优势,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效、多功能化妆品的需求。”
国内知名第三方评测机构、化妆品研发CRO一苇评测则带来了最新研究成果——皮肤器官芯片技术。据介绍,该项技术是在2D和3D细胞培养基础上的一次技术升级,可以实现更准确的检测数据,以及减少对动物实验的依赖,并可能在未来成为化妆品和原料功效评测的标准。一苇评测创始人&CEO李明远在接受《中国化妆品》杂志采访时表示:“此次PCHi2025展会我有很多观察,首先是国内原料公司的展台越来越大,原料或研发正逐渐成为每个品牌的核心力量。但我依然觉得,美妆行业的技术驱动力还是不够。现在,国内的消费者变得更苛刻、更追求科学,我提倡让研发从幕后走到台前来,因为它的价值不可或缺。我们要在基础研究上做出更长期的投入,才有可能在原料端、产品端做出真正具备创新力的产品。”
这种跨界创新打破了传统行业界限,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为美妆原料行业带来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不同学科的交叉碰撞,能够挖掘出更多具有潜力的原料和技术,推动美妆产品在功效、安全性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未来,随着多学科融合的不断深入,美妆原料行业将迎来更多创新成果。
无论是AI技术的深度应用,还是抗衰原料的持续创新;无论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还是植物提取的深耕,或是跨界创新的探索,每一个趋势都蕴含着无限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原料大战新时代”,美妆原料企业只有紧跟趋势,积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共同推动美妆行业迈向“科技为王”的新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